海上风电7类主流基础型式全解析,室内设计师跨界必看

内容概述

本文详解海上风电7类主流基础型式的特点、适用条件及工程案例,为关注可持续设计的室内设计师提供跨界结构选型逻辑参考。

1. 单桩基础:钢板卷制钢管结构,技术成熟、施工快捷,适用于0-30m水深,是欧洲(占比81%)及国内三峡大丰等项目最常用类型,但刚度小易变形,需防海床冲刷。

2. 多桩承台基础:中国首创,钢筋混凝土承台+钢管桩,适用于0-30m软土地基(如上海东海大桥),防撞性好但海上施工耗时,深水区成本高。

3. 重力式基础:靠自重稳塔,适用于0-30m硬岩海床,陆上预制安装,结构简单但对地质要求高,欧洲应用占比5.7%。

4. 多脚架式基础:三脚架/多脚架结构,适用于0-30m水深,刚度大无需冲刷防护,德国Alpha Ventus及中国龙源如东有应用,但浅水区易碰撞。

5. 导管架基础:空间桁架结构,适用于20-50m水深,抗荷载能力强,欧洲未来5年将装479个,但节点多易疲劳,成本高。

6. 吸力筒基础:单/多筒负压结构,适用于30-60m软粘土/砂土,施工快可二次利用,国内三峡响水有应用,但下沉精度要求高。

7. 漂浮式基础:漂浮平台+系泊固定,适用于>50m深水,突破水深限制,挪威Hywind等有项目,但稳定性控制及成本是难点。

查看详细报道

行业热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