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老站智能改造:从封闭屏障到生态社区枢纽的逆袭
内容概述
维也纳Franz-Josefs-Bahnhof改造项目通过对现有建筑的智能转换,实现生态可持续性与城市一体化的双赢,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了老旧建筑改造的典范参考。
1. 项目以改造替代新建实现显著生态效益:相比拆建减少67%CO₂排放(从27595吨降至8970吨),节省12万吨混凝土和1万吨钢材;施工通过地下装卸场作业,避免1万次货车行程,最小化灰尘、噪音对居民的影响,为设计师提供“低碳改造”的量化实践参考。
2. 打破社区屏障成为连接核心:将原本割裂Spittelau与Lichtental的终点站及银行大楼,转化为2.4公顷Althan区连接中心,新建开放广场、半公共空间和无障碍通道,让建筑从“封闭屏障”变为“社区互动枢纽”,启发设计师思考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设计。
3. 智能利用现有结构释放空间潜力:通过BIM创建数字孪生体分析原70年代钢筋混凝土骨架,保留10米柱距和可拆卸预制天花板,获得改造灵活性;原建筑3.5米层高(新建筑少见)为室内空间设计提供高自由度,展现“旧结构新功能”的设计逻辑。
4. 移除过时元素植入开放属性:拆除原镜面封闭立面和闲置大楼梯,改用哑光不锈钢浮雕立面,新增露台、连接三大广场的内部庭院,让建筑从“隔离”转向“开放”,为设计师提供“去繁就简、功能优先”的立面与空间更新思路。
5. 平衡历史与现代获高可持续认证:全面适配现代安全、抗震、建筑物理标准,获ÖGNI金牌;保留原建筑师Karl Schwanzer的立方体设计精髓,成为“生态可持续+城市一体化”的改造典范,为设计师提供老旧建筑转型的完整参考模板。
行业热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