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焕×安藤忠雄竟用轻干预活化历史空间,展陈设计得学

内容概述

韩国“物派”代表李禹焕与安藤忠雄合作的李禹焕阿尔勒中心,以16世纪历史建筑改造为载体,呈现二者对历史与现代、空间与物质的理念共鸣,为室内设计师提供历史空间活化与艺术展陈的参考案例。

1. 建筑改造采用“轻干预”策略:安藤保留弗农酒店的六边形陶土砖、裸露横梁等原始材料,融入清水混凝土,维持原比例并优化首层流线,实现历史建筑与现代艺术的对话,为历史空间改造提供材料保留与功能优化的思路。

2. 空间与艺术的“动态相遇”:李禹焕的作品(如《被关系者》雕塑、《舞台》装置)以自然(岩石)与工业材料(钢板)组合,强调物与空间的对话,空间介于“为”与“无为”之间,启发设计师思考展品与空间的动态互动,避免过度设计。

3. 展陈的脉络化逻辑:李禹焕按创作年代布置作品(从1970s《从线开始》到2000s《对话》),用小空间过渡大空间、壁画做视觉缓冲,这种以创作脉络引导参观体验的方式,对展览空间的动线与节奏设计有借鉴。

4. 跨领域理念的融合:二者通过简洁线条与材料平衡(石材、木材、混凝土),让建筑与作品共同传递“物与空间”的哲学,为设计师提供跨领域合作中理念共鸣的实践案例。

查看详细报道

行业热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