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师别只做网红设计!城市更新要讲空间正义
内容概述
本书立足上海城市更新实践,从多学科视角构建公平性研究框架,为室内设计师理解更新中的空间权利与利益分配、将空间正义融入设计提供关键参考。
1. 本书提出城市更新需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平兼顾效率”,强调动态修正结构性不公平,提醒设计师更新项目不能只重空间形态优化,更要思考空间背后的权利再分配——比如老旧小区改造需兼顾原住民的居住权益,而非仅追求“网红化”外观。
2. 书中构建“政治平等、经济公平、社会公正、文化共存”框架,对应设计师需关注的四大维度:话语权(市民意见融入设计,如通过社区workshop收集需求)、受益权(弱势人群利益保障,如老旧社区优先设计老人儿童活动空间)、参与权(社区参与设计,如弄堂更新让居民讨论公共空间功能)、象征权(市井文化保护,如历史街区保留市民的早餐铺等市井场景)。
3. 专家指出社会主体是更新中的最弱者,设计师需为其发声——比如城中村改造不能“赶人”,需用“小尺度设计”保留低成本居住空间;老旧小区改造需保留社区交往空间,避免“拆改后社区氛围消失”。
4. 本书强调更新是“空间与权益的持续调节”,设计师需参与多方协作,将空间正义转化为具体策略——比如与社区合作“微更新”,用低成本设计解决居民实际需求(如增设晾晒区、游乐区),平衡空间品质与居民权益。
行业热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