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巨型鸡窝”的合肥文化中心藏公共建筑设计逻辑

内容概述

由孟建民院士设计、因外形被调侃为“安徽鸟巢”“巨型鸡窝”的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其设计逻辑与争议,为室内设计师理解公共建筑的创意表达提供了参考。

1. 设计灵感源于童年“挑棍儿”游戏,用长短不一(最长74米、最短47米)的金属杆件交错支撑,看似无序实则严格遵循力学计算,这种“乱中有序”的结构思维,可借鉴到公共空间的创意构造中,平衡形式感与功能性。

2. 外立面采用玻璃与钢构结合的不规则六边形布局,晴天时阳光透过杆件缝隙在室内形成流动光影,为室内空间的光影设计提供了“自然光线与建筑结构互动”的思路。

3. 项目历经功能变更(从“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示馆”到“合肥美术馆”,最终定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及施工维修,2009年开工至2015年才开放,提醒设计师需关注项目功能调整对设计落地的影响。

4. 曾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但争议引发了建筑审美讨论,孟院士认为“讨论能推动审美思考”,启发设计师思考作品与大众审美的互动价值——争议也是设计传播的一种方式。

查看详细报道

行业热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