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SU模型导入到Revit中做加工生产?

 > 修改于2024-04-12 阅读 339
更多

近期有一个通过宋院长找到我,问了如下问题:


王老师,我们是生产厂家,平时的工作流是CAD+SU,下生产还是画CAD三视图特征给CNC师傅编刀路。


现在有个项目想咨询一下。甲方让我们生产护墙板的铝型材线条,但是他们只有一个SU模型。线条已经在SU模型里做好工艺和切角等。他想我们直接用模型下生产,我想到REVIT来做编号,统计数量,和导出零件三视图给车间生产。但我现在没有能力完成。不知这个REVIT工作流需要哪些插件能完成这种项目?


从描述中可以了解到,这位小伙伴被甲方的要求、传统低效的工作流程所折磨...相信很多很多的小伙伴每天都在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是甲方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是低效的传统工作流程。这也是典型的行业升级前的一个缩影:


卷的七荤八素,工作越来越难做,工资越来越低。


真心希望大部分小伙伴永远都不要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遇到了也没关系,不断往前冲就完事了。


怎么冲?产业升级说穿了就是现有的“规则”无法将大家有效区分了,需要把行业门槛提高,刷掉一部分人,继续把这个游戏玩下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主动跟着产业升级往前走。对于学习,千万不要恐惧,你只会越走越敞亮!



好了,咱们不扯闲篇儿了,这位小伙伴的问题并不复杂,可以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1,SU模型如何导入到Revit中

2,导入的模型如何使用Revit的核心功能,比如算量、编号、三维视图

3,有没有插件可以实现批量导出


我们一个个问题来看,首先是SU导入Revit。


对于SU导入Revit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实现:

1,直接导入或链接SU模型

2,将IFC作为中转导入

3,SU导出DWG之后,再导入Revit

4,通过插件转换,转换后的模型和在Revit中用原生命令创建的模型是一样的。


对于前三种导入方式各有利弊,有的无法识别材质、有的无法设置填充,总之你很难将两个软件的优势结合,最大化的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迫不及待的小伙伴可以翻到后面去看插件叫什么名字,不过我还是建议你一点点读完,花不了几分钟,你说现在已经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了,很多事情并不是看个结果就能解决问题的。


其实在Revit2020之前,导入SU功能一直受限,对于这个技术问题并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Autodesk公司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它有自己的“草图大师”,叫做FORMIT,功能、操作和SU一模一样,但是这个软件做了几年也没有做起来,最终妥协,开放SU模型的导入。但是这个导入功能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完美,刚开始我还以为,又是Autodesk公司在搞事情,最后发现其中另有乾坤,是不得已而为之。


Revit之所以可以实现算量、编号,就是因为它可以携带信息,可以通过分类对信息进行归类。因此,Revit的分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它分为:类别-族-族类型-族实例-元素。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懵逼了,不着急,我们举个例子你就清楚了。

比如Revit是一个工厂,对于上班的工人会有分类。“类别-族-族类型-族实例-元素”所对应的工作证信息就是“A事业部-B部门-C车间-D小组-E工程师”。

http://public.shejidedao.com/01b2a8341a5f4068bac4e2241e9591a2.png

想要进入Revit工厂,有身份信息的刷卡进。对于没身份信息的游客,看门大爷要求必须核查登记,通过之后,给你一个“游客”身份(类似于你不知道选什么类型的时候,会选择“常规模型”一样),总之,来的人必须有记录。每个人有了这样的工作证信息,想统计什么信息都是易如反掌。


也正式由于管理的规范,AI工具才能有所发挥。



那么SU是怎么工作的呢?

它也是一个工厂,没有看门大爷,它允许你先进厂再分组,你给了分组的(比如给了群组、组件、图层、材质等)可以被找到和统计,没有分组的你肯定就不好找到它了。


好的,到此为止,我们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SU导入Revit中会有各种奇怪的问题了吧。没有身份信息的闲散人员进入到Revit工厂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那么前面提到的插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到转换后的模型和在Revit中用原生命令创建的模型是一样的?


答案很简单,需要指定身份信息呗。它需要你对每一个SU场景中的元素按照Revit的规则进行分类指定。如果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还好,如果是一个大体量的复杂项目呢,想想都知道这个过程会有多么复杂,特别是SU模型做的不规范的时候...


插件的原理和RIR是一样的,通过Grasshopper指定信息导入。这个插件是EVOLVE-LAB出品的HELIX,29刀/月,想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去官网溜一圈:https://www.evolvelab.io/helix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了解了以上的情况分析之后作何感想,我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废这个劲干嘛,先不说你测试插件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单单是准备需要和SU对应族类型的时间就够你在Revit中画一遍了。或者干脆用传统流程搞定...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这位小伙伴的问题,思路就会非常清晰了。


首先,SU和Revit不是一类软件,原生命令导入Revit中出个施工图没问题,但是算量、统计信息就别想太多了...并不是Revit软件不好用,如果没有详细的分组和信息赋予,即便是基于SU的BIM软件也做不到...

然后,用插件批量导出没问题,但是需要花钱,更需要在Revit中准备和SU对应类型。


那么,废这个劲干嘛,先不说你测试插件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单单是准备需要和SU对应族类型的时间就够你在Revit中画一遍了。或者干脆用传统流程搞定...


不知道小伙伴们发现了没有,产业升级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真是找个插件、花点钱就搞定了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企业倒下,那么多人失业了。


生产力的变革,需要生产工具适应新的生产力,在这个变革的时候,能知道努力的方向已然不是易事,想弯道超车更是天方夜谭...


以下内容需要登录观看

登录
#BIM通识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
游客

游客 开通会员

资料 0 提问 0
笔记 0 回答 0
图文 0 人气 0

最新图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