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期】用不用踢脚线?这篇告诉你!

 > 发布于2021-08-18 阅读 16.5k
更多


这是咱们设计得到和你共同交流探讨学习的第451期



如果你在工作中有任何困惑,欢迎在「问答区」留言,或许第二天解答的问题就是你的提问喔~


       有问题,找设计得到


每日问答


问题:

国外装修中很多都不用踢脚线,但国内基本都用,为什么呢?如果不用的话,怎么解决地板或是地砖收缝问题?


设计得到解答: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一是踢脚线的作用,二是墙地面收口问题。


1、踢脚线的作用:

我们在《dop设计实战指南》里面有系统讲解过有关踢脚线的知识,下面摘录一部分跟踢脚线的作用和本质有关的内容,你感受下:


在设计圈,尤其是以住宅和别墅为主的圈子里面,提到踢脚线的设计,一直存在两种观点激励的碰撞:


一边是以小王为代表的“无踢脚线”派,该派主张极简风格,一切都为设计效果服务,其他的因素统统抛到脑后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以老王为代表的“踢脚线”派,该派主张一切以设计落地与实用主义为主,不要太过于刻意的去追求设计效果,而忽略了使用时的体验。如对空间使用者的日后清洁和日常卫生要求都特别高。

△踢脚线派

△无踢脚线派


那么,在我们平时做设计时,究竟要不要考虑使用踢脚线呢?使用踢脚线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这就得从踢脚线的本质说起了;


装踢脚线的本质是什么?

△功夫菜-设计分析模型


根据我在《dop设计实战指南》第一季提出来的「功夫菜」模型我们可以知道;任何室内装饰构件和构造做法,均应该建立在一个不等式之上,即:“安全>功能>美观”;


而踢脚线这种构件,并不涉及到“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咱们主要从“功能性”和“美观性”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在室内空间中,安装踢脚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从“功能需求”的角度看踢脚线:


从“功能性”上来说,我认为踢脚线至少有4个核心的目的:


a、保护墙面、方便卫生:


正所谓“踢脚线”,字面理解就是用来“防止墙面被脚踢的”;


咱们说的文艺一点就是“为了减少墙面饰面受到外力撞击破坏。防止墙面饰面直接接触地面,导致地面水汽,污渍等污染,同时,方便日常维护和清扫为主的一个装饰功能性构件”。


b、隐蔽电线:


现在在许多空间内,增设电路时(如弱电)并不会单独再埋管,而是选择从“分体式”的踢脚线的下方走线。让整个空间的电线不会那么紊乱,尤其是后期增设弱电时尤为多见。


c、修饰界面偏差:

在空间装修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现场工人师傅手艺的原因,导致很多墙体的转角处不平整和顺直;这种现象体现在墙与地面以及吊顶的交接处尤其明显。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踢脚线”或“石膏线”来进行界面偏差的修饰;从视角上弱化墙面的缺陷。


d、掩盖伸缩缝:


《dop设计实战指南》第一季中,我提到过,木地板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木地板因热胀冷缩导致的起翘、空鼓、变形等状况,所以必须在墙角预留5~8mm的木地板伸缩缝,而只要做了伸缩缝,就必然需要使用踢脚线来掩盖掉该缝隙,否则会极其难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踢脚线的其实就是用来做墙地面收口的一个装饰构件。



“设计美观”的角度看踢脚线:

上面4点是从“功能性”的角度来回答踢脚线在装饰空间中起到的作用;下面我们从“美观性”的角度来看,踢脚线都有哪些形式;


当然,说到“美观性”,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所以,咱们下面就先抛开通过材质和色彩的角度来判断美观的方式。而是换个角度,从“收口”的角度来看使用不同的“收口”方式来搭配出来的设计美感;


站在这个视角,我认为踢脚线的收口,有且只有3种形式;


a、“突出”收口

在欧式、美式、法式或者古典风格的室内空间里,踢脚线和门套、天花等等形成视觉上的统一效果,起到装饰性作用,而且都突出墙面完成面的方式。


这种收口形式,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提到踢脚线时,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场景;其优点是可以满足上面提到的4种功能需求。


但是,因为这种做法对于踢脚线本身线条的选择和设计风格的搭配要求比较高,设计上不好搭配。因此,现在很多设计师为了满足高颜值的简约空间风格,主动放弃了这种收口方式。


b、“齐平”收口


这种收口方式在很多高端的酒店、会所以及固定家具上最为常见,近几年该收口形式逐渐成为踢脚线装饰的流行风口。


c、“嵌入”收口


这种形式的踢脚线也是在近几年开始大面积流行起来的,50mm高的墙体小凹口,因为成本低,好收口,高颜值,所以几乎成为了简约风中踢脚线的标配设计方式;


当然,这种收口方式与“突出”的收口完全站在了对立面,其后期清洁不便,施工要求高,在制图时非常不容易表达,导致进场下错单;也让设计师头疼不已。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来回复下本期内容的问题:

国外装修中很多都不用踢脚线,但国内基本都用,为什么呢?


首先,国外的案例,多数也是在用踢脚线,或者使用的设计手法起到了踢脚线的作用,之所以你会认为没有做踢脚线,原因是因为你对踢脚线的理解比较单一,理解踢脚线的本质后,你再去看国外的案例,会发现踢脚线比比皆是。


其次,从上面提到的4种踢脚线的功能需求我们可以看出,在设计作品中,具体采用哪一种方式来收口,主要还是看咱们在设计时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设计目的,应当采用不同的踢脚线收口方式,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不用的话,怎么解决地板或是地砖收缝问题?


其实,咱们不妨换一下思路,既然只考虑设计效果的话,那么,在墙面与地面的这个“阴角”处不要踢脚线的话,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收边收口”问题?

如果只是收口的问题,那么,调用咱们在《室内设计实战指南》这本书上提出的“收边收口”模型来解决,是不是就容易理解多了?


1、使用“压条”的形式收口:

本质与材料的阴角收口无异,两种材料的阴角处为了更好的过渡,采用压收边条的形式来缓冲与收口,即保证了功能,又保证了美观。


2、使用“对撞”的形式收口:

为了避免“朝天缝”的出现,可以直接通过墙面饰面压地面来实现该收口;但是这里要注意一点,如果只有这种方式,要留意墙面材质的吸水率;


比如,墙面是石材或者瓷砖就可以直接撞在地面;但是如果墙面是乳胶漆或者壁纸的话,那么就要慎重了,不然后期一定会存在质量问题;


3、使用“打胶”的形式收口:

当墙地面材质不能使用“压条”和“对撞”收口时,可以采用“打胶”的形式来收口,但是,与对撞一样,要考虑两边材质的吸水率;不然,后期一定会有问题。


4、更改材质,避免收口:

上面支了那么多招,其本质的还是考虑到墙面与地面的收口关系;


那么,如果我们再换个思路,如果要实现没有踢脚线的空间效果,如果我们直接通过材料的更变来规避掉,墙与地在这个阴角处收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比如,使用塑胶地面或者水磨石的这样的圆角收口形式,是不是就完美的避开了使用踢脚线的情况了呢?


当然,这只是东晓的一个脑洞,毕竟应该不会有设计师为了刻意的避免“踢脚线”而更改掉地面材质的情况出现吧。


更多有关踢脚线的设计问题,现场安装过程和工艺细节。欢迎登陆设计得到官网(www.shejidedao.cn)搜索“踢脚线”查看更多视频图文资料。


*以上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足欢迎指出。



有问题、如何向【设计得到】提问?


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即可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甄选有代表性的问题为你回答。


注:设计得到会员优先解答哦~

△扫码订阅会员,收货6000+知识点


       END       

设计得到,愿你每天都有收获


以下内容需要登录观看

登录
#踢脚线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
表情
发送

来抢个沙发吧~

游客

游客 开通会员

资料 0 提问 0
笔记 0 回答 0
图文 0 人气 0

最新图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