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烟垂壁的设置与你有什么关系?疏散指示呢? - 消防11

 > 发布于2019-06-17 阅读 2.7k
更多

关键词:国标规范#  工艺节点#  设计要点# 


导读


本期内容是该板块的第9讲,我们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1、新规范中,对材料的防火等级有什么新规定?


2、各个空间又应该使用那种等级的防火材料呢?


3、每种材料的防火等级有明文规定吗?


消防新规到底与你有多大关系?


时光飞逝,转瞬间,一年时间就快过去了,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过去一年中,关于消防的相关规范可谓是做了一次“重大升级”,咱们实战指南的【消防板块】赖以参考的两本规范均已经被最新国标替代,当下现行的最新消防规范由14年的版本升级为了18年的版本。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


所以,咱们整个【消防板块】的规范基础支撑应该也同样调整为如上所示的两本规范。其中,《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里面的很多条款都是影响到建筑设计专业,跟咱们密切相关的新规并不算大多;


而对我们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与老规范相比,新规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装饰材料的用法”“一些重要部位的琐碎规定”上。


至于【第5~13讲】中提到的“防火分区”、“消防疏散”、“防火卷帘”以及“防火门”的原则与数据并没有太大变化,所以,这些板块的内容你还是参考【第·5~13讲】的解读即可,至于一些小的调整,我会在后面单独说明;


延续【第5讲】消防报审流程的主线内容,本期我们来谈谈“挡烟垂壁”“疏散指示”的那些事;


挡烟垂壁的设计要点解析


一、什么是防烟分区与挡烟垂壁?


1、我们都知道,“在火场中最危险的不是火,而是烟”;在真正的消防事故现场,多数的死者都是因为吸入大量的浓烟而死,而不是被烧死。所以,在消防规范中,对空间防烟分区的规定也可谓非常严格。在很多建筑报审时,防烟分区不通过的比例也不低;


但是,牵扯到防烟排烟又是另外一个专业领域的事了,不过它对我们来说又非常重要,除了会影响到我们的空间吊顶分割外,还会影响到拿到建筑提资图时的审图环节。所以,下面我挑了几个设计师必须知道的防烟分区知识,希望看完后,你对它会有系统性的了解。


2、防烟分区顾明思议是指“控制火场内浓烟蔓延的防火措施”;因为起火后,浓烟是往天上跑的,所以,要想阻止浓烟蔓延,把它“困”在一定的区域内,并通过排烟设备抽走浓烟,从而保证疏散人员的安全;


划分防火分区的措施主要是“防火墙”和“防火卷帘”,而划分防烟分区的主要措施为 “挡烟垂壁”、“结构梁”“隔墙”等。


防火玻璃挡烟垂壁  ↑


无纺布挡烟垂壁↑


3、防烟分区的划分措施中,对我们吊顶造型有决定性影响的就是“挡烟垂壁”了。


固定型挡烟垂壁↑


升降式↑


从形式上来说,挡烟垂壁主要分为“固定型”和“升降型”,从材料上来说,“防火玻璃”的挡烟垂壁几乎占了99%以上的市场。



二、挡烟垂壁的做法是怎么样的?


防烟分区和挡烟垂壁的概念了解后,室内设计师必须要知道挡烟垂壁的节点做法,因为它跟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


一、固定型做法



二、可升降型做法


Ps:新规对可升降挡烟垂壁的要求非常严,在中大型工装项目中,并不建议使用可升降型的做法。


如果你是带上了“骨肉皮”的眼镜看这张节点图的话,那么,你会发现该做法与【玻璃板块】提到的纯玻璃隔断的做法非常类似,希望你能将它们串起来记忆。


三、规范上对挡烟垂壁有什么规定?


在新的消防规范上,对于防烟分区和挡烟垂壁有详细的规定,我为你挑选了与你密切相关的几条规定,希望你能牢记它们;


要点1、《GB50016-2014(2018年版)》第8.5.3条、第8.5.4条明确规定了必须设置防烟设施的建筑空间范围,如下图所示。


dop解读:


我们来图解一下该规定:


如上图所示:


当空间位于地上时:

a、没有窗的房间面积>50平方米时,必须要设置防排烟措施;


b、有可开启外窗的房间面积>100平方米时,必须要设置防排烟措施;



当空间位于地下时:

a、当房间>50平方米就需设置防排烟措施;

b、当走道长度>20米时,必须要设置防排烟措施;


只要是中庭,必须要有防排烟措施;


要点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对防烟分区的设置有如下规定:


a、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b、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


dop解读


以高层建筑举例:


防火分区面积要求不大于3000平方米,假定该高层建筑的吊顶高度小于3米,且是大平层空间,那么防烟分区和挡烟垂壁应该如何划分呢?


根据上表的要求,该空间的防烟分区最大面积则为500平方米。防烟分区是通过挡烟垂壁来分割,同时,防烟分区又不能穿越防火分区,所以,就可以像下图一样来划分防烟分区;


要点3、挡烟垂壁高度是怎么计算的呢?


在规范上根据不同的吊顶类型有不同的算法,主要分为3种吊顶情况:


a、全封闭吊顶的情况:


因为烟是往天上跑的,如果我们采用全封闭式的吊顶(如石膏板吊顶),那么,挡烟垂壁的计算方式就如下图所示:



b、裸顶或开孔率大于25%的通透式吊顶的情况:


如果没有吊顶或者采用格栅天花等开孔率大于25%的吊顶时,其挡烟垂壁高度的计算方式则如下所示:



c、开孔率小于或等于25%或开孔不均匀的通透式吊顶的情况:


如果有吊顶但又不是全封闭,那么,挡烟垂壁高度的计算方式与全封闭吊顶一样,如下所示:


要点4、防烟分区中,挡烟垂壁到底应该设置多高,规范上有明确的要求,如下所示:


《GB51251-2017》4.6.2规定:


“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20%,且不应小于500mm;

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


dop解读:


自然排烟是指房间内有可开启的窗户,机械排烟则是指有消防排风口的空间。


储烟仓的厚度就是指挡烟垂壁的高度,也就是图4中的d,所以,我们来举个例子理解应该如果计算挡烟垂壁的高度:


举个例子:


假设你设计的空间采用石膏板吊顶,开孔率小于25%,采用了机械排烟的方式;那么我们可以知道,挡烟垂壁的高度应该是按图4的方式计算,而此时空间的吊顶高度为4500mm,那么挡烟垂壁的高度d就等于空间净高的10%,即450mm;


而又因为规范规定挡烟垂壁高度不能小于500mm,那么,最终该空间的挡烟垂壁高度应为500mm即可。


好了,关于挡烟垂壁的基础知识,差不多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疏散知识的那些要点。


疏散指示的设计要点解析


一、疏散指示是指什么?


简而言之,疏散指示就是指我们在火场逃跑时应当参考的逃跑方向;也就是我们口中场所的“安全出口”牌。


其形式主要有“吊挂式”、“埋地式”和“一般式”。分别形式如下所示:


这些疏散指示不能被装饰遮挡,不能移位,否则现场消防验收时,一定不会通过。这一点希望大家务必注意。



二、疏散指示的设计规范有哪些?


a、规范上有明文规定,从疏散指示的平面位置来看,应遵循下列数据:


当设置于袋形走道时,间距应≤10米;

当设置于一般走道时:间距应≤20米

当设置于空间的拐角区域时,应设置在离开墙面1米处;



疏散指示高度的规定↑


b、从立面上来看,疏散指示设置在墙上时,疏散指示边缘距地不应大于1米;



c、当采用“埋地型”疏散指示灯时,灯光型的疏散指示间距不应大于5米,蓄光型的疏散指示间距不应大于3米。


灯光型埋地疏散指示是有预留电源的,只要大楼不断电,它就不会断电,所以要求间距会大一些;而蓄光型的则是手动换电池来保证亮度的,预防其中的某一个灯不亮后,临近的灯太远,影响疏散,所以间距要求会相对小一些。


今日得到


好了,本期内容都这里就结束了,咱们稍微来小结一下本期内容的要点:


1、挡烟垂壁是划分防烟分区的主要措施,其中以防火玻璃为主的固定式挡烟垂壁最为常见。


2、挡烟垂壁的节点做法与纯玻璃隔断上半部分类似,可共同记忆。


3、规范中对建筑内那些空间需要设置防烟分区,挡烟垂壁的高度计算方式以及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是消防报审审核的要点之一。


4、疏散指示灯也是消防审核时的一个要点,虽然内容简单,但是一些相关规范还是不可触碰的,比如不能遮挡,间距距离也有严格要求。



今日练习:


如上图所示,这是某商场的挡烟垂壁验收现场,你认为它的设置符合规范吗?为什么?


好的留言也是优质内容的一部分;欢迎把你的思考写下本期内容下方的留言区,和大家一起过过招。在本周问答中,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个人二维码,交个朋友吗?


Ps:dop设计实战指南微社群,开放中,满员500人,加满为止,可联系东晓加入社群。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今天是dop陪你成长的第217

和我们一起,每天5分钟,解决一个设计问题





以下内容需要登录观看

登录
#消防规范#法律法规#配合专业#术语解释

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本内容系作者授权发布,末经许可,不得转载

收起
游客

游客 开通会员

资料 0 提问 0
笔记 0 回答 0
图文 0 人气 0

最新图文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