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过两篇回复,探讨的基本都是同样的问题。
学习Revit大约多久可以上手,以后还有哪些东西要学?
https://www.shejidedao.com/question/27a3937756e4418da3cc8a6347ab6ff6
感觉学习Revit好难呀,想要做好还要学Rhino,看不到前景和方向,该怎么应对?
https://www.shejidedao.com/question/0667560d458f49e398fa853140704c5b
半年之后,今天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常识: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增大。少部分人晋级,大部分人淘汰出局。
相信关注经济的小伙伴都会了解经济危机的是怎么产生的:当供给大于需求就会出现经济危机,所以经济危机也是说是库存周期。简单来说就是生产端并不知道销售端的具体情况,导致了生产过剩。当商品没有了需求,那么价格便会下行,生产厂家的成本无法收回,从而导致它无法支付生产所消耗的人工工资、材料、房租,然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危机。
因此,我们会明白,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会把牛奶倒进大海,如果不这么做,价格便会下行。我们会明白,需求是根本中的根本,没有需求,再好的企业都会轰然倒塌。我们还会从中体会到经济危机的关键是在于商品太多所导致价格下行。
为什么商品太多?因为掌握制造商品技术的人增多了。像不像现在还会CAD+SU的小伙伴找工作薪资越来越低?因为掌握这个技术的人太多了。
很多小伙伴说,CAD+SU只是载体而已,我的设计方案最牛啊,但是你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你该怎么证明你的方案牛呢?当然是明星事务所、知名的落地项目。如果是这样你就进入到另一个境界:靠手绘能拿到高薪资。这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换句话说,我们的能力需要一个直接表达的载体才行。比如会BIM的起薪15K,SU+CAD的起薪是6K。为什么有这么大差别?很简单,会BIM的人少嘛。这就是第二个经济学常识:稀缺的东西比较值钱。
于是大家便会明白,为什么我们要读书,要尽量考上好大学,因为那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要求,也就意味这竞争压力更小。又或者是我们由于机缘巧合,得到了大师的真传,全世界就你一个人会,而这个技术又是全世界人都需要的,那会怎么样你自己想想就知道了...
如果整个行业都开始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早已有解决方案,而且快成常识了:产业升级。
为什么要产业升级?就是国家看我们竞争太激烈,以至于实在看不下去了,喊你换个赛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升级一下产业,有了新产品不就可以卖上更高的价格了吗?当产品推出,卖家看到产品有更多的功能,更新的设计,更周全的考虑,是不是就更愿意因此而付费了呢?
明白了基本的原理,让我们回头看看室内设计行业。三十年的发展让它来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由参与其中的所有人共同决定的。因此,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为什么说是转折点呢?因为甲方的投资越来越谨慎,对各种数据和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设计的核心价值越来越看重,对现场的落地要求更为苛刻...
于是:
*我们在图纸上标注各种各样的信息,因为我们决定想说的话没有说完;
*我们在设计方案上面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知道甲方的进步真的是日新月异,看的设计资料比我们多得多;
*我们对工程量、人均面积、视觉范围等各种数据指标越来越看重,因为我们知道甲方的投资越来越谨慎,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顾客的期待、甲方的需求、施工方的要求等等的需求共同促成了转折点的产生,所以我们会感觉到内卷,感觉到越来越累,其实并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行业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更新的技术来升级产业,然后让我们的行业再一次繁荣。
最后,给大家一个信息:90年代有人统计过世界百强企业,30年之后,留在名单的企业只有20%...
30年的时间会让很多事情发生改变,百强企业尚且如此,我们普通的设计企业自然也难以避免。淘汰的是哪些企业,他们为什么会被淘汰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思考。
回头我们设计行业,传统的表达、传统的软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变化是不是也该发生改变呢?如果没有人淘汰,我们当年入行为什么会有机会?年轻人的机会又在哪呢?
那么,我们是需要抓住机会努力晋级、进入新的游戏,还是放弃努力淘汰出局、继续过着不如意的生活呢?